前段时间董宇辉大火的时候,同事和爱人都曾向我推荐。同事说你应该看看,说的特别好,年纪不大但是说的话都很有道理,爱人也说你应该看看,和你很相似,也是农村长大考入大学,平日里喜欢读书尤其是历史类和文学类的书籍,很有思想。
但是自己却一直并未关注,一方面没有网购的需求,至于同事和爱人说的出口成章、金句频出和“小作文”,则更不是我所喜爱的了。
和爱人解释到,曾经的于丹、易中天谁不是满腹经纶、出口成章,还有复旦大学的网红女神陈果、中央台的名嘴白岩松,哪个不是聪颖睿智、侃侃而谈。当时他们都曾火极一时、受人追捧,甚至远甚今日的董宇辉,可是如今呢?销声匿迹还算好的,甚至已经成为人们反感的对象。
是他们说错话了么?亦或是他们办错事了吗?都没有。甚至他们自己都觉得不明所以甚至觉得冤枉。他们聪慧无比、洞察世事,却忘了老祖宗传下来的这句话: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不知是他们认为古人不如他们聪慧还是觉得古人不善言辞。“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儒道法墨兵,各树一帜,百家争鸣,有多少学者说客,为了弘扬自己的学说,游说于帝王将相之间,学识、口才岂不在他们之上?但为何仍告诫后人,讷于言而敏于行。
厚积而薄发方能一鸣惊人。毫无疑问他们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再加上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各类时事要闻、人间百态亦或是人生感悟都可以引经据典,做出自己独到的点评和分析。观众初闻,莫不惊叹不已,追捧备至。
可是一鸣惊人之后呢,一而再再而三,与他们而言,难免有黔驴技穷之感,与观众而言,难免有审美疲劳之时。譬如公鸡下蛋,初次遇见,人人难免好奇,围而观之,若天天表演下蛋,人们的新鲜感总会退去。或许他们也知道这个道理,想要推陈出新,却不知难如登天,他们之所以能够一鸣惊人,必定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书籍和人生阅历,方能有所收获和感悟。现学现卖是来不及的。
如今信息社会,流量至上,曝光度就等同于金钱。或许他们也早早就明白上面我所说的道理,但却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甚至涸泽而渔、杀鸡取卵。撅着屁股一遍又一遍的表演着公鸡下蛋的戏码,以此来换取流量和金钱。人们的厌恶感也就因此而生。
自己偶尔也喜欢写个帖子,对世事的看法、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前段时间空闲,把2019年至今的帖子整理了一下,洋洋洒洒两百篇,十八万字,也颇有一丝成就感。但仔细观察却发现发帖频率直线下降,从一开始的一周两三篇,到如今的一两周一篇,朋友有时候还问我,最近怎么不见你写东西了。反思一下,也和上面所说的情况类似吧,黔驴技穷而已。不过还好自己不以此为生,不用强迫自己一遍遍的表演公鸡下蛋的戏码。
爱人问我,你平时喜欢阅读、观看心灵鸡汤类的文章和短视频吗?我说年轻时也看,如今已经基本不看了,如今比较喜欢历史类和哲学类书籍。爱人问为何?我说因为我如今已经变成一只老母鸡了,生活与阅历就如同饲料,而读史明智,可以强壮我的消化系统,我可以生产出自己的鸡汤。虽然不是那么的营养美味,但至少是独一无二的的。
好吃的不是拉面 发表于 2024-1-22 16:26
难老师的精神,我不知道是不是能领会,就是再强的人老出来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最后大家就开始挑刺了,倒不 ...
尼莫的表哥 发表于 2024-1-22 16:27
能写出如此文章的,有两把刷子
碧浪丨 发表于 2024-1-22 16:20
众人皆醉我独醒
别亦难 发表于 2024-1-22 16:30
拉面哥寥寥几句,把我啰啰嗦嗦一大篇的都总结完了
好吃的不是拉面 发表于 2024-1-22 16:26
难老师的精神,我不知道是不是能领会,就是再强的人老出来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最后大家就开始挑刺了,倒不 ...
好吃的不是拉面 发表于 2024-1-22 16:26
难老师的精神,我不知道是不是能领会,就是再强的人老出来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最后大家就开始挑刺了,倒不 ...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www.yt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