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标题: 【闲聊】央行发文鼓励推广!多地接连推行二手房“带押过户” [打印本页]

作者: 烟台房宝宝    时间: 2022-9-23 17:17
标题: 【闲聊】央行发文鼓励推广!多地接连推行二手房“带押过户”

9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对广东辖内分支机构和商业银行发文,鼓励推广二手房“带押过户”模式。据悉,这是目前国内金融监管部门首个明确鼓励推广“带押过户”的官方文件。



在业内人士看来,推进“带押过户”是助力二手房交易回升的一剂良药。目前已有昆明、济南、深圳、南京、无锡、苏州等多个城市开始施行该政策。


什么是“带押过户”?


“带押过户”的核心是免去了提前还贷以注销抵押登记的“过桥”环节实现贷款资金到账与产权过户登记、抵押权注销和设立登记同步办理,可缩短交易时间,节约交易成本,增强交易便利性。


央行广州分行此次发布文件内容截图


通俗来讲,就是存在抵押的房产,不用提前还清贷款就可以完成交易、过户,并发放新的贷款。


这被认为是进一步降低交易的风险和成本,盘活二手房资源、加快二手房流通和交易,从而带动楼市活跃的重要创新政策。  


央行广州分行此次发布文件内容截图


随着民法典的施行,“带押过户”已有了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第406条的规定,即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


但即使是在可以“带押过户”的城市,也并非所有房产都能实现。如果之前设定抵押时,明确约定了不能转让,则约定优先。


为何推行“带押过户”?


二手房“带押过户”,既是一项便民措施,也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可以说这一政策的施行,对于普通交易者和市场而言都有切实的好处。


快捷、安全、节约交易成本


在传统的二手房交易中,卖家必须先结清房产的剩余贷款后才能过户交易,即“先赎楼再过户”,存在着多部门分开办理时间长、买卖交易风险高、搭桥资金负担重等问题。


相比之下,“带押过户”模式有助于缩短交易时间,可纾解先行还贷或垫付筹措资金的“燃眉之急”。


快捷

“带押过户”免去了提前还贷以注销抵押登记的“过桥”环节,实现贷款资金到账与产权过户登记、抵押权注销和设立登记同步办理,能够缩短交易流程,大大提高交易效率。


效率具体能提高多少?以合肥为例,合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只要提供贷款的银行同意配合,购房者可以前来办理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正常来看,3个工作日内发出新的产证,走完过户流程。

安全

除了速度,安全也是房屋交易中需要考虑的重要一环。“带押过户”模式实现了原抵押注销登记和新抵押登记的无缝连接,可有效防范交易风险。


多地也同时提到了第三方公证机构的加持。


济南在“带押过户”中引入公证“提存账户”,买方把房款打到提存账户就可以拿到房,如果过户存在问题,房款还能原路返还;深圳同样引入了公证处,对各方资金流动具有一定保护机制,减少了因一方违约而带来的风险。  


广州最新发布的政策也明确,针对跨行间二手房“带押过户”可能产生产权过户后,银行抵押权落空、交易最终未达成的风险,可引入公证或担保等第三方机构,保障资金安全,防控业务风险。

节约成本

在二手房“带押过户”模式下,能够省下多少交易成本?据深圳市坪山公证处介绍,按目前市场一般赎楼费用测算,可将交易成本直接降低1/3,而对于被查封房产的交易,由于赎楼的费用更高,降低的比例无疑更大。


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良性发展


另外,推广该模式可在盘活二手房交易的同时,间接加快新房去化,形成新建商品房市场和二手房市场之间的相互促进,更好地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一套二手房交易可能连接着3-4套房的交易。过去,由于上述流程的繁琐阻滞,一套房交易不了,影响到其他房子的交易,导致买卖需求实现不了。


而“带押过户”能够缩短传统二手房交易周期,加快存量房的市场流通。



更多城市或将跟进推行“带押过户”


作为今年一项促进二手房交易的政策,“带押过户”已经在多个城市落地施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至少10个城市推出该政策,各地操作模式不尽相同。


此次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发布的文件,是首个地方金融部门公开对带押过户进行支持的政策,表明此类制度将更加成熟和规范,尤其是将“带押过户”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提前预警,对后续银行系统开展此类业务创新具有较好的启发意义。


业内人士表示,多地开展的业务试点可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预计未来或有更多城市加入其中,对二手房交易给予政策支持。



作者: 云中君的爸爸    时间: 2022-9-23 17:31
济南和青岛都在推广,烟台快点跟进吧
作者: 行云何处去    时间: 2022-9-23 17:55
反正怎么都是你说了算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www.yt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