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转眼,今年的中秋将如期而至。花开无言,叶落有声,又到中秋月圆时!小时候最有仪式感的节日便是中秋,早早吃过晚饭,在院里摆好几张小凳,摆上花生、瓜子、相应的水果,月饼,恭敬得等着又大又圆的月亮升起来!一家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随着自己不断成长,这种时光越来越少,长大了,要为生活在外奔波,中秋佳节和家人相聚的时光更是少之又少。如今,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少时的中秋场景已经无法还原,而它却成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回忆。
记忆中在小时候,每逢中秋佳节,根本不知道月饼是啥,也不知道是啥味道。那时因为家里穷,买不起月饼,中秋佳节只能吃吃花生,咳咳瓜子,就相当于一个节日过完了,那时候对月饼是渴望不可及的。
随着时光流逝,到了小学,吃上了人生中的第一块月饼,这时候中秋节的小吃就不是花生瓜子了,还多了水果跟月饼,小学时期能吃上月饼也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而我小时候吃过的月饼都不是自己家买的,而是在爷爷奶奶家吃的,而且只有那么几个,每次发完,舍不得吃的,爷爷奶奶都给我带回家来,说实话,第一次吃月饼的感觉就是好吃,那时候的月饼外部都是纸包的,月饼表面会有各种各样图案,看起来非常看好,里面包有花生、瓜子、芝麻、干果仁、青红丝等等,一口咬下去,酥酥脆脆的,好香好香,当掰开月饼时,更是垂涎欲滴。记得最清楚的是,每次吃完,总要把残留在纸上的月饼都吃干净。
少时的中秋,吃过晚饭,就在爷爷奶奶家唠嗑,那时候没有手机,有黑白电视,一家人就围坐在小院里,摆上中秋节必吃的小吃零食,听着长辈在给讲他们成长的故事,有说有笑,而我却看着天上的月亮,那时对神话传说总是将信将疑,每当有月亮时,尤其是月圆之夜,像大人一样做沉思状,到底有没有嫦蛾玉兔呢,有时候想着想着,月亮里似乎出现一个小兔子的形状,然后是一位仙子的轮廓,当然是人的意念在作怪。可那会就是越想越象,而且越想越高兴,还会有吴刚?找到了证据,看来是真的有月宫,吴刚只是不经常出来,想到高兴处,便开始用双手扮起来兔子的模样,看着墙上黑影兔子心中又羡慕月宫的长生不老,在我十几岁左右的年纪,就莫名的想飞向月宫,哈哈!如果能认定确实有神仙的存在,懵懂中,死亡也就不那么可怕了,没准可以在天上做神仙呢。
少时的中秋还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就是摸秋,“摸秋”是以前很流行的一个习俗。参与的主体主要是小孩子。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田野里,地瓜熟了,豆子黄了,柚子、桔子也熟了。小时除了花生瓜子,基本没有什么吃的,到了中秋的深夜,几个要好的小孩子结伴,一起去“摸秋”,其实就是去田里偷点东西吃。那时大人们都会交待小孩子:出去“摸秋”,就是吃一点,不能吃得太多了,更不能把东西偷回家;二是不能害了人家,把人家田里的东西搞到乱七八糟,影响人家的收成。对于“摸秋”大多数人心里都很平淡,有的人还高兴认为小孩子到自家地里“摸秋”是因为自己的庄稼长得好。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各家各户东西都吃不完,中秋“摸秋”的习俗已基本消失了。
少时的中秋节
月饼很少,月色很淡,亲情却很浓
少时的中秋
是盼来的
那种其乐融融的场景至今难以忘怀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或许害怕别离,所以总期待月圆
如今聚在一起,仰望着满月
寄去了大家所有的期盼与思念
长大了,每个人变成追梦人
但无论何时
请别忘了出发的意义
别忘了身后的父母 支持你的亲朋好友
还有你想照顾的人 仲秋快乐
祝愿每个为了理想坚守奋斗的乐山乐水乐融融!。。。
那流年被谁搁浅 发表于 2021-9-19 23:22
这哪温柔了?本来哪哪都堵还下雨
苏玲。 发表于 2021-9-20 10:34
提前祝福中秋快乐~
行云何处去 发表于 2021-9-20 15:32
味道越来越淡了
YTMSA 发表于 2021-9-20 15:44
小时候只能吃老月饼,后来有了苏式,广式的,海派的月饼。口味,做工要比老月饼好的多!
但是吃了这么多年 ...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www.yt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