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标题: 调查问卷设计和分发以及总结 [打印本页]

作者: 药食同源    时间: 2021-7-27 19:25
标题: 调查问卷设计和分发以及总结

中国青年网菏泽7月27日电(通讯员 陈文彬)

7月27日上午八点,实践队在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约定好的地点集合完毕,便开始了忙碌的一天。根据昨天晚上实践队的商讨,今天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前两天实践队的实践内容以及实践队的主要目的设计一份调查问卷,然后发给当地村民填写,以了解当地山药种植品种差异,施肥状况等生长问题以及相关政策,并找出土壤问题和销售问题。
有了明确的目标,实践队在集合完毕后便开始行动了起来。先是制作调查问卷,由于实践队要了解的是山药,所以第一个问题是您家里是否种植过山药,以防不能进行下一步的调查。陈集山药有很多品牌,像“西施”山药,“铁棍”山药等等,为了了解它们之间的种植状况,调查问卷上也有详细的问题。考虑到陈集山药的保险问题,投资大但没有保险,不知道没有保险对当地村民种植山药影响是否很大,此类问题在调查问卷上也有一定的体现。大家都知道山药是定陶县陈集镇的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但是这里也可以种植其他有保险的农作物,比如小麦,玉米等等,为什么不大量种植这些呢,是因为山药的经济收入高吗?调查问卷上有所体现。还加上了一些山药的土壤问题和销售问题等。经过一番商讨,最终调查问卷出炉了。有线上线下两部分,今天实践队调查的主要是线下部分。
实践队把调查问卷发给了当地的村民,有些村民不识字,实践队的成员就给他们讲解,并帮他们填上,村民不懂的问题,实践队的成员一一解答,当地村民也非常配合实践队的工作,实践队的工作进展十分顺利,于是实践队很快地完成了线下调查,接下来便是对这些调查问卷的系统分析,数据处理,得出结论,实践队好用来解答他们的疑惑。

图为实践队在冷库
经过分析,实践队得到以下结论。陈集镇村民在当地种植“西施”山药较多,因为只有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才能种植出质量较高的“西施”山药,在其他地区种植的山药不能称为“西施”山药。而陈集镇村民在外地种植的山药品种大部分为“铁棍”山药。当地村民多以包地种植为主,因为山药不能在同一块地种植太多年,一般为两三年,因为经过两三年的山药种植,土壤中山药所需要的某些特殊成分含量减少,不利于后几年的山药高质量生产,而且土壤的恢复需要至少六年时间,由于陈集地理面积有限,不能使得山药的及时换种,所以大部分当地村民带着种子来到外地,选择包地种植。在陈集镇的四千亩山药中,每亩投入近八千元,但是由于没有保险,盈亏只能由农民自负。在投资大的同时,山药还存在易受涝灾影响的特点,只要下大雨,村民就全往地里跑排水,山药沟里的土壤比较稀松,只要积水一多,就可能会导致‘塌沟’,那样种植的山药就全完了,当地村民很希望能够政府能够提供保险,那样他们的收入就有了一定的保障。据分析,当地山药的种植遇到的主要问题多以旱涝,土壤为主,因为这些现在还不可控。目前当地村民先手销售山药的途径多以内销,网上开店等,但是由于上一年的疫情问题,有大量的山药未能及时地销售出去,导致山药价格的急剧下降,有大量的山药被储存在冷库中,等待着价格的回调,至于是否能回本,当地村民也没抱有太大的希望,因为冷库也增加了成本。当地山药的种植多以手工劳动和机械化作业相结合,因为如果都用机械化作业,会亏损很大,山药易折,折了就不容易卖出去(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图为调查问卷
陈集山药是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的特色农作物,如今面临如此多的问题,望当地政府能够重视起来,尽快地把当地山药的保险问题解决,给当地村民心理安慰。据了解,当地土壤问题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法,当地村民只能带着种子跑到外地包地种植,这种植山药的成本无疑增加了,但收入还不稳定,希望相关人员能够早日解决土壤问题,降低山药成本,提高当地村民的收入。望陈集山药有个美好的明天。

  
  


作者: uriah    时间: 2021-7-27 19:42
学校的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www.yt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