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瘦西湖西门入,北门出,就到了大明寺。原本,我计划中的下一站是朱自清故居,来到扬州才知道,朱自清故居现在在整修,不对外开放。退而求其次,大明寺才列入我的行程之中。
大明寺,又称栖灵寺,是唐朝那个死不悔改的偷渡分子鉴真和尚,去国之前的驻锡之地。说起鉴真,从佛教的角度上来说,他是个伟大的弘法者。从中国的立场上来说,和当下的余茂春许秀中一样,鉴真和尚就是个不折不扣叛国者。日本人纪念鉴真和尚有情可原,身为中国人,兴师动众,纪念这样一位出卖中国利益的和尚,不是卑夷邀宠,又是什么呢?
大明寺,理应是两千多年来,中国的耻辱!
而位于大明寺内的平山堂,还有谷林堂,才是我前往大明寺的动机所在。
众所周知,苏轼一生,奉欧阳修为恩师,未曾动摇过。两家后辈多次结亲,苏中有欧阳,欧苏亲上亲。身为苏东坡前辈导师的欧阳修,在初知扬州时,于大明寺旁,为自己修建了一座可以办公待客的房屋。因地势较高,一出门,视觉与对面山顶平齐,故名平山堂。
《西江月·平山堂》
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苏轼一生,向往能沿着恩师的轨迹后尘,复蹈恩师走过的宦海。待到他出任扬州后,在平山堂的后面,修建了一座房屋,以他的诗句“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择字为堂,既有敬肃恩师的礼节,也彰显了自己取向高洁的愿望。
谷林堂后面,是近千年来,扬州人世世代代祭祀欧阳修的祠堂。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写过这样的文字,祠堂,从一定层面上,代表着当地普世的价值观,是一方百姓安身立命所应遵守的行为约束。没有祠堂的地方,往往,也是民风低劣的区域。相反,比如苏州,比如无锡,一千多年来,名人志士辈出不穷,所依靠的,不单单是老师在讲座前的口传心授,更多的,还是来自于祠堂之上,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延绵不绝的为人之道的框架结构。
从大明寺出来,又逢烟雨霏霏。“烟花三月下扬州”,柳絮如烟,琼花盛开,何等惬意,何等风流。扬州还是诗词里的扬州,可惜,扬州已经不是当年的扬州了。身为中国人,一生之中,如果可以选择,要有不能不到的地方。这其中,倘若有三,扬州绝对是之一。
“试问江南众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www.yt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