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标题:
借世间之境修自己之心
[打印本页]
作者:
惟吾德馨兰馨儿
时间:
2020-11-22 21:24
标题:
借世间之境修自己之心
老子曰:“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胜不骄,败不馁”这是对君子提出的要求,常人难以做到,古谚:骄兵必败,哀兵必胜。人生误错,多出于心浮气躁,人生败笔,不过于违道悖德。是以,古人修心以养其性,古人修德以养其情。《易经.说卦》之义说,“骄躁与巽卦对应”,巽者即风行浮动骄慢之象。生活中,骄常以傲立,常以孤赏,常以寡居,常成“高处寒胜”等跋扈之相。而躁表现为浮躁、暴躁、气躁、急躁、懊躁、毛躁、焦躁、烦躁,其皆为心绪不宁、飞扬浮动之状。骄从何来?来自功高我慢,躁从何来?来自思想浅陋和欲望无足。思想如根,欲望若果,假如根浅果丰,头重脚轻,人鄢能稳?如何压制骄躁,实其两条途径,从根上修,即根深系繁,以达成厚德载物,从果上修,即少私寡欲,上下平衡。
世界一切现象,都离不开对立统一规律的支配,阴阳太极之理就是常理,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人生实际就是一个借世间之境修自己之心的过程,而修炼又是一个从肤浅走向深邃的过程,升华则是减少欲望丰富道德的过程。一个思想深邃、道德厚重的人,在他身上看不到躁动与肤浅,看不到傲慢与骄横。我们偶尔观览几十年前的老式照片,不管孩子还是老人,他们脸上都凝结着一种稳重、沉着、淡然、庄穆的气质,当改革开放大潮横扫东方大地时,当西方“利益”价值观全面影响中国时,在一个没有宗教束缚又放弃传统道德管约的国度里,整个民族、整个社会都处于前所未有的狂躁之中,各种学说充斥市场,犹如以盲引盲,多少人在潜移默化中携手走向焦躁的深渊…
如何戒骄戒躁?古人给出过很多答案。《论语》云,“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小不忍,则乱大谋”、“三思而后行”等等,要求人们稳、忍、思,但这些仍然是方法,而不是根本,根本则是良善诚信等民族价值观的形象,即躁从心戒,躁由德止,即修“心”先修“行”。
近百年来受西方文化价值观影响,人们的利益性价值观已经让民族灵魂完全扭曲,如何重塑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如何建设文化强国,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不断丰富的社会面前让精神文明同步前进?如何我自岿然乾坤不为名利所动?如何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唯有修心,唯有建德。按宗教所言,人心有二,即真心和妄心,真心为性德之心,妄心为骄躁之心。修心养德的过程就是修掉妄念、养护性德的过程,即修妄求真的过程,妄念越寡,骄躁越稀,而性德越厚,心神越宁。修掉躁骄之心,要有舍我其谁的精神,须持之以恒。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比起孟子之言,当代的我们只有惊觉惭愧之心,没有任何骄傲资本。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作者:
晴栀莞歌
时间:
2020-11-22 21:30
标题好棒
作者:
一曲相思苦
时间:
2020-11-22 22:36
这么长这么多,是个人理解还是转载他处啊
作者:
AA音
时间:
2020-11-23 00:17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www.yt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