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标题:
三不栗子
[打印本页]
作者:
虚作
时间:
2019-8-21 20:53
标题:
三不栗子
去年在农村,玩得风生水起。不知是否有人还惦记三不栗子。惦记的人是否有玩论坛的呢?
前年严重干旱,偶尔有顽强抗过干旱的栗子,又被虫子分食了,导致绝产。
今年干旱比前年更甚,如果再遇虫子,那么今年也要难产,所以不要惦记三不栗子了。
大自然赐与我们的纯绿色干果,因为雨水少而吃不到,我也觉得可惜。于是百度搜索烟台罗锅桥,得到下面一段。
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在过去,烟台市区总共有大大小小38条河流,比如西南河、幸福河、虹口河、解放河、通伸河、文化宫河、大海阳河等等。在这38条河中,最宽、最直、最为规整的,当属大海阳河。而这条河,已经加盖藏于地下,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吧。
从民航大厦十字路口向东,一路上坡,就到了大海阳河的源头。600多年前,这里是一座小山,叫做“海洋山”,大海阳河从这里发源,斜插文化路市场,经过文化路立交桥,沿大海阳路向北流去,穿过火车站,在港务局四号门码头汇入大海。
烟台市区有条大河,有600多年历史,很多人却还不知道!
摘自这个链接,内有不少信息。
芝罘市区内38条河,大海阳河是600年的典型,张裕-东方电子为分水岭。所以这条河并不长却最宽,能流600年,说明什么?
要么河在地下流,要么河在地上流,要么因为雨没了所以河没了。
在雨季农村至今有说法,三天不下雨小旱,五天不下雨大旱,这种说法说明以前三五天就下雨,是以支持了大海阳河存在了600年,是以支持了芝罘市区遍布38条河。
济南老人曾说过,上世纪三十年代,济南的夏天,到处是水,路上间隔摆放石板,人们跳着石板走。想一想,38条血管的烟台,毛细血管是不是也遍布全市,是不是人们走路也要跳石板呢?我们小时候的跳方游戏大概也是缘于雨水充沛吧。
什么时候雨水少了?我想起了八十年代中后期,2位农妇的一次聊天,一人说"这几天没有雨?",另一位答"干干桑桑过两天吧"。
干干桑桑过两天吧,人们曾经被雨水潮湿愁死了,才会这么抱怨吧!
如果当年也这么干旱,她大概也就会像今天的人一样问,台风去哪儿了。
干干桑桑过两天,到台风哪去儿,这是山乡巨变呐,而且很可能涉及到600年以来的初变,不可小视呐。现在的干旱不要紧,后面怎么发展,才更重要。
作者:
少爷脾气
时间:
2019-8-21 21:02
唉
作者:
9527周茉
时间:
2019-8-21 21:34
长知识了!
作者:
霸奔儿波
时间:
2019-8-21 22:20
哦
作者:
天道酬勤ok
时间:
2019-8-21 23:35
什么意思没懂
作者:
huggin
时间:
2019-8-22 08:34
西南河还在,去年把盖掀了,看里面还有点水
作者:
虚作
时间:
2019-8-22 11:05
huggin 发表于 2019-8-22 08:34
西南河还在,去年把盖掀了,看里面还有点水
你说得这么悲凉,让本来忧虑的心,更加忧虑。慈不掌兵善不离财,我自知难成大器啊,心太软。
能看到的直接原因,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的间接原因,被间接原因打破了的生态平衡难以恢复。要恢复生态平衡甚至可能赔上以前所有收益。
物极必反,也不能让反面情绪肆意。
去年为何雨水多,我不知为何,我希望是直接原因。去年环保抓得紧,到处停工,母亲去年曾说,还是抓环保管用,多少年没有见到这么蓝的天了。
如果抓一抓环保,停一停烟囱,就能下雨,那就太棒了。
切尔诺贝利,本来成为了人的地域,仅仅33年,又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
气候变化的风险,也许大于核泄漏。这也不要紧。
水反正要在地球上循环,烟台成了沙漠,原来的沙漠就可能成了绿洲。
人挪活呗。
大不了,相当于遭遇了一次泰坦尼克号,或者相当于遭遇了飞机失事。
作者:
海之帆
时间:
2019-8-22 11:18
长知识了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www.yt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