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标题: 在家凶,在外熊,孩子“窝里横”背后的真相,90%的家长都不知道 [打印本页]

作者: 寒叶知秋    时间: 2017-3-11 10:04
标题: 在家凶,在外熊,孩子“窝里横”背后的真相,90%的家长都不知道
本帖最后由 寒叶知秋 于 2017-3-10 14:06 编辑

上周去朋友家做客,她家也是一个男孩儿,5岁多了,每天精力旺盛、上蹿下跳,折腾的朋友精疲力尽。

这孩子看到我们在聊天,凑过来大声跟他妈妈说:“我要吃苹果!”


朋友说:“等一下我跟阿姨说完,我给你洗。”


孩子大声喊道:“不!我现在就要吃!”


这时孩子的奶奶听到了赶紧过来说:“你们聊吧,我给他洗。”


孩子用两手猛地把奶奶一推,差点儿把老人推个趔趄(小男孩儿力气大得很),“我不要你洗!我就要我妈洗!”


朋友立刻批评他说:“怎么能这样!不能推奶奶!”


结果孩子哭闹的更凶,朋友没法子只好赶紧去给他洗了个苹果,才平息风波。


然后朋友对我不好意思地说:“这孩子就是惯的,在家里你看这副小霸王的样子,出去见了陌生人连个屁都不敢放。连跟人家小朋友一起玩儿都得拉着我,让我过去跟人家说带他一起玩儿。”



[attach]10598297[/attach]

其实很多家里可能都有这个问题,就是孩子怎么在家凶得要命,出去就“熊”得要死。在家是无法无天的小霸王,出去就像霜打的茄子——蔫儿了,不敢和陌生人说话,被抢了玩具也不敢吱声,还得央求父母去要回来。


难道用“就是惯的”一句话就解释了吗?


这样未免太简单粗暴点,而且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孩子这种双重表现背后,真实的需求和问题,我们并没有看到。



[attach]10598298[/attach]

有人说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可每个孩子从婴儿时期开始,就开启了自己与这个世界的探索之旅。即使还不会说话,TA就能很敏感的感受到家中每个人的脾气、性格、以及与自己的关系。


谁是温柔可亲的,谁是冷漠严厉的,谁是有求必应的,孩子小小的心可是门儿清。所以孩子和家中每个人的互动模式也是不一样的。不过总体来说家里人对孩子总是温柔关爱的,在家里孩子总能感受到温暖、安全、放松,所以家这个环境对孩子来说就是个安全的港湾,可以无所顾忌的释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当孩子到了一岁多两岁的时候,慢慢学会说话增进和家人的互动。家就成了孩子第一个人际交往和情绪训练的实验场。


细心的爸妈会发现,孩子并不从一开始就这样。有些孩子大概是从三岁起,或者更早一点两岁多,或者晚一些,才出现了“窝里横在外熊”的情况。


这就是孩子在之前的行为探索中形成了这种模式。而更早的时候,我们作为父母和家里人,没有在TA的探索中给予正确的反馈。


比如孩子第一次动手打人的时候,确实是孩子不知道什么叫打人,不知道打了人对方会疼,孩子一兴奋起来不知轻重,错把打人当做了打招呼的方式。可是孩子第一次打人时,我们作为家人是如何反馈的呢?


或许妈妈或爸爸赶紧上前斥责孩子:“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对的!”

老人或许说:“孩子不懂事,你跟他说有什么用啊?孙子打我我不疼,没事儿!”


如果孩子打的是爸爸妈妈,可能父母会比较严厉的阻止TA,然后告诫TA不能再这样做。也许孩子听不懂,但TA能从父母的语气、表情中知道这样做,父母不高兴。


所以通常爱打人的孩子都会比较毫无顾忌地打爷爷奶奶,而比较少打父母。如果父母也像老人那样,觉得孩子小不该计较,笑一笑就过去了,那孩子就会无差别统统打了。


年幼的孩子确实不懂事,但他们其实比谁都机灵,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互动中,孩子已经摸清了在家行为的模式:我想要什么就大声喊,喊的越大声他们满足我越快;反正打人了他们也不会怎样,我当然想打就打。


可是到了外面呢?外界环境对孩子来说,本来就是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陌生人可不像家里人那样对TA和颜悦色,有求必应。


孩子打了别的小孩,对方可能会打回来,或者从此不和TA玩儿,又或者对方家长会跑过来不依不饶。


而这时很多父母所做的却是代替孩子去和别人沟通。比如赶紧跑过去把孩子拉开,斥责孩子,跟被打的小孩道歉,跟对方父母道歉。而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自己去探索和他人相处的模式,家长的过多关注和干预,反而使孩子失去了这一机会。


此时孩子虽然知道了不能打人,却没有建立起和他人正确交往的模式。父母的严厉斥责让孩子无所适从,慢慢变得害羞、胆怯,不敢说话。


所以一开始对孩子的引导很重要,父母可以教孩子如何跟别人打招呼,介绍自己,勇敢地说“我想和你们玩儿可以吗?”“我可以玩一会儿你的玩具吗?你也可以玩我的。”

可是我们往往看到有些孩子都6、7岁了,甚至更大的年龄,还是在家里呼来喝去,到外面腼腆害羞。因为他们的父母没能在他们小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反馈,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际互动模式。那个探索的时期孩子一直没能走过去,停留在了那个

阶段。


来源: 在家凶,在外熊,孩子“窝里横”背后的真相,90%的家长都不知道
作者: 十万    时间: 2017-3-12 08:22
呵呵呵
作者: 韩军_ArYvy    时间: 2017-3-12 09:52

作者: 烟台裕福润    时间: 2017-3-12 12:48
使劲揍,一直把他揍的出来狼性就好了
作者: 阿斯纳    时间: 2017-3-12 13:52
教育孩子看来比较麻烦
作者: 扑哧扑哧扑哧    时间: 2017-3-12 13:58
懦弱的逼老婆带孩子一般都这样
作者: cljwgf    时间: 2017-3-12 14:56
生孩子容易教育孩子难。俺孩子在家里总感觉不够礼貌,出门后认识的不认识的连门卫大叔都会挨个问好,去超市去市场见人就问好,俺孩子爸爸说我们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在家里会给爸爸妈妈倒水拿东西,帮忙哄妹妹玩,动不动就爱爸爸妈妈喜欢妹妹的话就说出来了。最大缺点就是脾气太急,话痨不清净。
作者: hjqcyril    时间: 2017-3-12 15:46
电动油桶泵
作者: 飞人留地板    时间: 2017-3-12 19:55
想想你小时候 爹妈是怎么教育的·
作者: 烟台裕福润    时间: 2017-3-12 20:44
扑哧扑哧扑哧 发表于 2017-3-12 13:58
懦弱的逼老婆带孩子一般都这样

周杏信就是这样的傻逼孩了
作者: 小囍の爸爸    时间: 2017-3-13 10:52
孩子的毛病就是从小惯出来的,我是觉得孩子惯吃惯哈绝对不能惯毛病
作者: 烟台裕福润    时间: 2017-3-13 11:30
扑哧扑哧扑哧 发表于 2017-3-12 13:58
懦弱的逼老婆带孩子一般都这样

孩子他爹看样子也是这个德行他叫周杏信
作者: huggin    时间: 2017-3-13 13:46
牟平巴头没工夫看这育儿贴
作者: 纵横千里    时间: 2017-3-13 14:05
说的不错,赞一个!
作者: 惊声尖叫蚂蚱    时间: 2017-3-13 14:08
楼主,这孩子应该是ADHD,去毓璜顶查一下吧
作者: 阳光1oo    时间: 2017-3-13 16:25
有一腚的道理。
作者: 保持联系    时间: 2017-3-13 16:32
受益匪浅
作者: 轮滑俱乐部    时间: 2017-3-13 17:01
说的不错,赞一个!
作者: zfs01    时间: 2017-3-13 17:03
不能太惯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www.yt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