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我是个比较孤僻的人,怕跟人讲话。参加工作之后,我也是个话不多的人,更要命的是,在工作中,我所持的观点是:多干一点,少说一点。
我总觉得,那些喋喋不休的人没有真本事,所以对喜欢在工作中闲聊的人极为看不起。这使得大家对我的印象不佳,我与同事的相处也不好。
有一次,我与市场部的一个业务员一起出差,他一路喋喋不休,净讲些“废话”,我超级厌烦。
可是,在客户那里,我发现他比我更会沟通。他总是在各种没话的环节找到话题,然后滔滔不绝地聊起来。他跟采购聊得热火朝天,跟仓库管理员聊得不亦乐乎,跟进料检验的小女孩也嘻嘻哈哈,闹成一团。
在回程的路上,我接到电话,客户已经下单了。我被吓了一跳,第一次感觉到,原来闲聊也是种工作能力啊。
后来,我慢慢地对闲聊这种事不那么讨厌了。在工作中,我偶尔也会学习下那位业务员,没事找个话题聊一聊。
那种没什么内容的话题,也是有意义的。虽然聊的话题与工作无关,还是可以从闲聊中发现对方的个性,了解对方的人格、兴趣、爱好,等等。
特别是陌生人,闲聊就像是实验室的试纸一样,可以立刻判断出一个人是否容易亲近,可以从哪个角度切入话题,打开对方的话匣子。
我第一次将闲聊转变成工作能力,是在我当售后工程师的时候。
有一次,客户投诉我们的产品有问题,说要退回公司重检。一旦退货,不但折腾而且会在客户那里留下不良记录,于是,我跟品质主管商量在他们公司现场重检。客户同意了,可是,那天只有我一个人,工作量却极大。我正在发愁的工夫,看见他们负责进料检验的几个小女孩都闲着。
我凑过去搭讪,跟她们闲聊,不一会就聊得热火朝天,结果她们主动说要帮我一起检验。我们5个人,两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工作。于是,下午我就早早地、开开心心地回了公司。
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锻炼,我对闲聊这种事,不仅不怵,渐渐地,还有了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