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标题:
教养孩子的3个关键!“过来人”的分享
[打印本页]
作者:
唯美的秋雨
时间:
2015-8-23 16:27
标题:
教养孩子的3个关键!“过来人”的分享
(, 下载次数: 2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把‘知识’和‘经验’混为一谈,或许是信息时代人们最大的误区。我们往往觉得自己‘知道’某件事情,于是就不愿去切身体验……
——————————————————
文丨慧颖
正文
从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土土,曾游学荷兰、澳洲,演过电影,办过画展,画过童书,还有过三年多的全职奶爸经历。目前的职业为建筑师,业余时间画点画。
土土的育儿经是,当自己和孩子产生矛盾时,不要急着与孩子解决问题,而要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从学做家长到逐渐胜任,土土称这个转化过程为“父母的自我修养”。
1、允许孩子接受不同方式的爱
刚做爸爸的时候,我有种成就感,仿佛能掌控一个幼小生命的前途命运,并信誓旦旦地想把他打造成一个我心目中的完美形象,这个目标,必须通过“教育”去实现。
孩子渐渐长大,随着我与孩子交往的深入,这个“教育他”的想法越来越淡,当我发现它成为阻碍我在孩子面前真实地展现自我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它。
比如我一边跟他说ipad对眼睛不好,一边自顾自地低头看手机。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用多了,自己都觉得自己很做作。后来,我不再停留在口头教育上,反而跟孩子玩起了“黄金矿工”双人版,时间上,当然是彼此都要有节制的那种。
再有,就是三代同居问题。我曾经深深地苦恼,一家人都爱孩子,为什么彼此看不惯对方对待孩子的教养方式,还硬要拼出个你错、我对?后来我悟出,我们和老人都是普通人,都有普通人表达见解的意愿和情绪,都有普通人被自己的观念所束缚的局限,都想以自己认同的方式去爱孩子。
想到这里,核心问题明晰了:是让孩子接受单一的教养和爱的方式,还是允许他接受不同方式的教养和爱?从人生的长远方面看,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如此一来,我应该选择开心而不是苦恼。
从此,老人以他们的方式爱孩子,我以我的方式,井水河水一起来,孩子不但没有偏颇哪一方,反而对周围事情的接受度有了一定提高,因为他开始明白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而他的世界观也由此起步。
2、宽容孩子 宽容家人 宽容自己
回想最初做爸爸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也跟其他人一样一头雾水、满脸迷茫、四处求救、时常抓狂。后来,我学会了正视自己:
我是一个新手爸爸,这事急不得,得边学、边摸索。
我在熟悉的领域或许很专业,但无法掩盖我在对待孩子方面的无知。有很多我从未接触过的东西,但为了孩子我愿意投入十分的精力去学习。我时常会犯错,犯错可以改,如果是对孩子犯了错,必须当面认错道歉。
我只是带孩子来这个世界的人,他的世界他做主。
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他,我只在乎他怎么看待我。
这些叙述看似心灵鸡汤,这种心灵鸡汤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让自己感到平和,做错了事也会对自己宽容,因为我并不需要在孩子面前表现成一个完美的英雄,真实情况是,我有时就是一个滑稽的小丑。由此,对孩子也可宽容些,对家人也宽容,对生活也宽容。
在这样的心境下,我发现自己做事的效率提高了,与孩子交流的质量提升了,家人对我的体贴加深了。于是,我学着继续对自己宽容,新一轮良性循环开始了。
3、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时光
如果你问我找没找到属于自己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我会说找到了;如果你问怎么找到的?我说,是跟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找到的。
对我来说,阅读,写作,画画,这都不是什么全新的事情或领域,但我从未像如今这样体会到孩子般的单纯与乐趣。所以,如果有志于探寻人生自我价值并有了孩子的陪伴,请好好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时光,努力地向孩子学习,学习他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
是的,育儿的过程颠覆了我很多对世界固有的认知和思考方式。比如以前,如果我不会的东西,我会求助于专业书籍;但是在与孩子的交往中我发现,他根本不认字,更不会看书,他对新事物的认知和态度完全来源于第一手的体验。
于是,在育儿方面,我开始尝试把所有相关的书籍和微信等内容,仅仅当作一个参考背景,我对孩子的判断抑或决定,取决于我与他接触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种反馈信息。如果孩子的一些表现与书不符,我知道,不是我错了,更不是孩子错了,而是书本有局限。
(, 下载次数: 2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奶爸说】
在昨天的奶爸说部分,我们聊到小马过河的故事,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尝试、体验。之后我就想起了看过的这篇文章,翻了好久,终于把它找出来了。
为什么对于这么一篇简短的文章,如此印象深刻呢?我只能说,如果你有过类似经历、迷茫过、努力用心思考过,则会对它产生共鸣。如果你现在看着没感觉,也没关系,不妨先收藏下来放到一边,待用心与孩子相处过一段日子后,再回头看看这篇文章,可能就会发现感觉不一样了
文章简言意骇的道出了与孩子相处过程中的多种情况,从“打造的欲望”、“口头教育”到“隔代教养”问题;从明白接纳自己,到向孩子学习,用孩子的眼光和视角看世界……
这些几乎是教养孩子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在这里都给出了这名父亲的思考和感悟。
觉得太少?不够详细?还是那句话,别人的经验讲的再详细,不亲自体验也无法感同身受。
就像今天文章最后的观点和这两天我一直提到的,书籍、知识我们要看,可以作为参考借鉴,它能提供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启发我们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亲自实践,才能发现什么是最适合自己。
分享一段我很喜欢的话
把‘知识’和‘经验’混为一谈,或许是信息时代人们最大的误区。我们往往觉得自己‘知道’某件事情,于是就不愿去切身体验……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www.yt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