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位优秀的专业工作者,针对他的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他一定有着系统而又清晰的思路,有着明确而又可行的工作目标和计划。比如,一位优秀的营销总监,他一定清楚本公司在竞争中的优势与劣势,一定知道在众多的目标客户中谁是自己的主要客户,一定知道自己的工作重点在哪里,一定知道自己团队的优点和缺点在哪里,一定知道自己在下一个阶段将怎样基于机会和资源来制定工作目标与计划。又比如,一位优秀的研发部门主管,一定知道本公司的产品优缺点,一定知道行业市场的技术发展趋势,一定知道本公司下一步的研发方向和重点……反过来说,如果一位管理者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没有系统认知,不知道工作重点在哪里,不知道如何为自己设置工作目标,不知道如何制定保证目标实现的工作计划,那么他一定是“只长耳朵,不长脑袋”的主儿,这种人只能做“跟班”,不能独挡一面。
每一位管理人才都需要有相应的工作团队才能有效工作。比如,一位将军需要有兵可带,一位营销总监需要有销售团队,一位生产主管需要有工作团队;所以,古人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管理人才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工作团队,才能产出组织所要求的业绩呢?这是一个大家很少思考的问题。这里涉及两个具体问题:1)一位平庸的人才极有可能也会说“只要公司为我配备足够的人力条件,我就能够满足公司的要求”;2)任何公司所能给予任何管理岗位的人力条件都是相对有限的。这两个问题又带出了另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你怎样评价一个管理人才的岗位胜任能力呢?举例说明:有一家中型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他所负责的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做得令公司不满;领导批评他,他辩解说,他的工作之所以没有做好,是因为他的手下缺少出色的招聘经理、薪酬绩效经理、培训经理、员工关系经理;领导于是反问他,那你为什么不想办法招聘这些人才呢?他进一步辩解说,公司的薪酬待遇不具吸引力,因而招聘不到好的人才,况且招聘经理又不给力……现在请你思考,这位人力资源总监是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吗?我们对此给出的判断标准是:真正的人才,在下属人才并不充分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工作,因为他们总是能够做到在必要的时候亲力亲为地解决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平庸的人才,只有在下属人力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才可能有效工作,当人力条件不具备时,他们所采取的基本态度是“等、靠、要”;劣质的“人才”,不仅仅总是在要求和等待组织为他们配备更多更好的人才,而且,即便组织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他们也不能保证产生令人满意的工作结果。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www.yt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