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标题:
寒门从不出贵子。。。。。
[打印本页]
作者:
嘉宝123
时间:
2015-3-9 09:41
标题:
寒门从不出贵子。。。。。
寒门从不出贵子
2015年3月9日 09:24
贵不贵的,是等级社会用词,透着腐朽味。不过姑且用着,符合大家的习惯
文革后,恢复高考的前几年,大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即所谓的寒门,这很正常。那个时候中国80%以上的人在农村。77,78级大学生中,好多还是下乡知青。也算来自农村。
现在,农村人口的比重大为降低,城市普遍膨胀。比如北京的人口,改革以后翻了三番,比总人口增加的速度快多了。县城更甚,如今,富裕了的农民,基本都到县城落户了。
于是,来自城市,尤其是县城的大学生,占了多数。这是城市化的成果,是社会进步的成果。寒门不再出所谓贵子,是正常现象。
相比农民,城里人更重视孩子的教育。因为他们自己更有文化,更知道教育的重要。城里人对孩子教育的投入,也比农民更大。一个城市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得花多少钱啊!城里的孩子,普遍更勤奋,学习压力更大,因为他们从幼儿园小学就知道,目标就是高考。相比较,农民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是很少的。学生随时可能被辍学,因为多数农民认为孩子上学是赔钱买卖。功利之心呀。
有人说学费贵,农民上不起。现在,各种渠道的资助体系健全,认为考上也上不起,是不懂或者瞎起哄的说法。城里人愿意承担这个风险,农民多不愿意承担。但这个风险是很小的。这就是农民意识或者见识的落后。
寒门出贵子最难的是文革前。你会发现,领导的子女们都上了最好的大学,原因你懂的。至于文革中,工农兵推荐上大学,是对大学和知识的侮辱。是耻辱的个例,也是极不公平的。
在大家认为寒门还出贵子的十年、二十年前,高考录取的不规范,是非常严重的。比如山东省,一个地区(地级市)一个分数线,比如招生人员手里都拿着一大堆条子等等。
现在的录取过程相对更透明,更公正。不管是不是寒门,分数面前(同一个考区)人人平等。
就是在农村,能考上大学的,也是相对富裕的家庭,是农民中的贵族阶层。
寒门不出贵子,是古往今来的事实,在科举年代,没有钱,没有资助,也是当不了举人,中不了进士的。记得阿忆有个节目说的就是这个事。
上大学,是一种投资行为,或者说是富人的举措,寒门本不该出贵子。
作者:
咖啡豆_JbX99
时间:
2015-3-9 09:46
不一定,我同学农村的,父母靠种地供大学,考上中国社科院研究生,毕业留在中科院工作了
作者:
开发区奇哥
时间:
2015-3-9 10:19
刘强东算不算啊?
作者:
wineone
时间:
2015-3-9 10:28
现在的 大学生≠贵子 了
作者:
YTolo同林鸟
时间:
2015-3-9 10:34
改 开 特别是 3 8 6 以后才造成的“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新的世族门阀 不公。
作者:
银饰批发
时间:
2015-3-9 10:34
wineone 发表于 2015-3-9 10:28
现在的 大学生≠贵子 了
一句说中要害
作者:
20120318
时间:
2015-3-9 11:21
从教育条件讲城市比农村好。寒门出贵子的概率相对低一些,其实孩子生下来没多大区别,后天教育环境及教育能力,信息及时性,经济人脉投资能力,对未来预测的准确率。。。等等客观条件决定了,寒门出贵子难!
作者:
做个坏人真难
时间:
2015-3-9 11:36
大体是这样,但架不住寒门里的天才,鸡窝里的凤凰,鸭群里的天鹅,俗世里的奇葩
作者:
霞客80
时间:
2015-3-9 11:44
不能说寒门完全冲不不了贵子,但相对来说难得很了,现在学习好的,大部分都是家庭殷实的,太差和太好的往往都不大行了。
作者:
碧空长剑
时间:
2015-3-9 12:10
有一定道理,家庭条件越好的孩子,顾忌的因素越少,自然可以好好学习,说难听点,就算学不好,也有兜底的,所谓的不差钱。通常家庭条件好的,无非就是有钱和有权,这两样哪个都能作为孩子隐形的后盾。即便找工作,同等学习成绩下,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好不容易找到份工作自然很珍惜,不会轻易跳槽,更多的是养家糊口,而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则无所谓,可以各种跳,各种找,最后也许会更好。
作者:
单车宜达
时间:
2015-3-9 12:15
貌似贵子……起码要出国吧?
作者:
xiuxiaochun
时间:
2015-3-9 12:50
信则有 不信则无 贵在有自知之明
作者:
wu82
时间:
2015-3-9 15: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喜欢悠闲
时间:
2015-3-9 15:30
上了好大学就一定是贵子?关键还是得自己找准定位啊。现在的大学与30年前不一样。30年前的大学属于精英教育,大学生奇缺,人才奇缺。现在的大学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早已是大众教育,每年毕业大中专学生上千万,任何一个专业都不缺人才。
在中国,唐代以前,三品取士,确是上品无寒门,但从唐代武则天后,就已完全改变。在今天,一个人要立足社会,只有途径:1.靠父母;2.靠自己。相信大部分人都需要靠自己。所以上什么大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认真学好,不能上了大学光知道谈恋爱,混的文凭是不管用的。
作者:
快乐行
时间:
2015-3-9 15:53
什么都有例外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www.yt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