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标题: 《史记》中的太史公是指谁? [打印本页]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9 18:30
标题: 《史记》中的太史公是指谁?
记得中学老师说是司马迁。《史记》往往在篇尾有“太史公曰”,作者怎么可以这么自称,而且是在篇尾结语,这不像儒家的作风啊,倒像我的作风,于是对老师的话产生了怀疑。百度“太史公是谁”,大多都说是司马迁。我向来读书不求甚解,把这个事就放过去了。

近来坛子里很多人劝我多读书,一而再,再而三,很多人都这么说,我就觉得有必要采纳了。采纳之前,我想请坛子里劝我读书的朋友,帮我解之前之惑,《史记》中的太史公是指谁?

作者: 大蒙古海军司令    时间: 2015-2-9 18:50
哈,瞎子点灯,盲人摸象。你看的盗版书啊?没《太史公自序》这一篇?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9 18:53
大蒙古海军司令 发表于 2015-2-9 18:50
哈,瞎子点灯,盲人摸象。你看的盗版书啊?没《太史公自序》这一篇?

直接说答案,否则怎么证明我是瞎子呢?
作者: 大蒙古海军司令    时间: 2015-2-9 18:56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9 18:53
直接说答案,否则怎么证明我是瞎子呢?

前儿,还孔老二长,野合短的搬弄司马迁的史记。  说了半天,你没看过史记啊。 嗯。我错了。
你随意,我一边儿玩去了。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9 18:57
大蒙古海军司令 发表于 2015-2-9 18:56
前儿,还孔老二长,野合短的搬弄司马迁的史记。  说了半天,你没看过史记啊。 嗯。我错了。
你随意,我 ...

你原来看过史记啊?
自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放在了末尾?
作者: 大蒙古海军司令    时间: 2015-2-9 19:00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9 18:57
你原来看过史记啊?
自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放在了末尾?

嘘........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9 19:01
@开发区奇哥
作者: 扑哧扑哧扑哧    时间: 2015-2-9 19:02
是不是司马光……要不就是司马懿……还是司马南…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9 19:04
大蒙古海军司令 发表于 2015-2-9 19:00
嘘........

不要为我担心。
你有没有胆量直接说答案,有就说,没有就不说。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9 19:05
扑哧扑哧扑哧 发表于 2015-2-9 19:02
是不是司马光……要不就是司马懿……还是司马南…

看来非姓司马不可了
作者: 大蒙古海军司令    时间: 2015-2-9 19:11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9 19:04
不要为我担心。
你有没有胆量直接说答案,有就说,没有就不说。

你真是我亲大爷啊!我去!  自序你都不知道? 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逗我呢?!
nima,自序,自序的意思就是 作者要告诉你的,他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捎带着说说写作过程。 自序就这么个意思。
这玩意儿放在前面或后面都无所谓,讲的就是作者写书的心里路程。

太史公自序  就是 司马迁自序   太史公就是司马迁。 “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在当时是个美称。  就跟现在的帅哥,男神差不多。  你明白了吗?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9 19:15
大蒙古海军司令 发表于 2015-2-9 19:11
你真是我亲大爷啊!我去!  自序你都不知道? 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逗我呢?!
nima,自序, ...

我应该怎么称呼你呢?
亲大爷对应的是亲侄子?
算了,占便宜的事我不干,我再自降一辈,亲弟弟,你把答案明确了就可以了。

有没有反对意见呢?特别是开发区奇哥。
作者: wlrvbc    时间: 2015-2-9 20:26
异史氏曰“太史公没有jb”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9 20:50
wlrvbc 发表于 2015-2-9 20:26
异史氏曰“太史公没有jb”

异史氏也认识字母?
无名氏曰:东西方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不是东风日西风,就是西风日东风。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0 04:01
开发区奇哥曰:太史公的笔没有偏袒任何一个人
可知,开发区奇哥一定知道太史公是谁了?

开发区奇哥同时曰:读过报任安书,感觉没有什么是太史公不敢写的
可知,开发区奇哥是读过《报任安书》了

开发区奇哥同时又曰:如果血统不纯史马迁怎么可能不记录?

关于刘恒的正史,有史记,有汉书,有资治通鉴。开发区奇哥为了证明同一个事件同时使用了太史公、司马迁和报任安书,可知,开发区奇哥毫无疑问是把司马迁当成了史记中的太史公,不知这个推理是否严谨?
如果开发区奇哥不同意这个推理,请抓紧提供答案,否则会影响审判。本来想给你一天的备课时间,谁让天和十年前一样冷,害我挨了一晚上冻,下面开庭答辩。

开发区奇哥近来又曰:可以让山民评价一下到底是谁容易洗脑?
评价不能靠想象投票,需要进行答辩,去证明。那么答辩的题目就是开发区奇哥的要求。

说明:之所以选太史公是谁这个题目,因为开发区奇哥那么信誓旦旦,肯定熟悉。报任安书我不熟悉,也不能让他占我的便宜,所以我出题。这样比较公平,如果开发区奇哥不服,可以提起异议。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0 04:03
我的主张:目前为止,不能确定史记中的太史公是司马迁。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0 04:06
理由:1、《史记 六国年表第三》开篇:“太史公读秦记,至犬戎败幽王... ...”
中间:“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 ...”
篇尾:“余於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後,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後有君子,以览观焉。”

开篇用“太史公”为主语,中间段落有“或曰”的或为主语,篇尾用“余”为主语。3个主语,两端2个如果是同一个人,中间不同,那么两端用词应该相同,如果中间没有其他主语,后面的主语可以看成前面的节略用词。这里可以知道:“太史公”不是“余”。这里的余如果是作者自称,那么太史公不是作者。

《史记 乐书第二》,开篇和结尾都是“太史公曰”,可证:不同位置的同一个主语用词是相同的。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0 04:07
理由2、《史记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开篇:“太史公曰:殷以前尚矣... ...”
篇尾:“臣迁谨记高祖以来至太初诸侯,谱其下益损之时,令时世得览。形势虽彊,要之以仁义为本。”

这里的“迁”如果翻译为“司马迁”,想证明司马迁就是太史公,那么除非能证明本年表整卷内容都是太史公在曰。我不愿求甚解,也不敢相信,有人相信吗?那你就试图证明一下。

如果你相信整卷都是太史公在曰,也不愿证明,这个证据作废。

同样的疑似证据见《史记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篇首是太史公曰了一段,余处于第二大段开头。如果这个余也是篇首曰的内容,那么整卷至少约3/4的篇幅在曰。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0 04:08
理由3、《史记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喜生谈,谈为太史公。... ... 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迁。... ...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

这里,是不是很明白地指出,太史公是官职。司马谈担任过太史公,司马迁担任的是太史令。史记甚至后世的正史对官职爵位的记录是很严格的,这符合礼仪不能僭越的要求,《自序》中我再也没看见“迁为太史公”的词句。司马迁怎么可以擅自拔高自己的官职?

如果太史公不是官职,是太史科的美男子,那么“谈为太史公”这句话在自序中,就很明白地告诉你,文中的太史公是指司马谈。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0 04:09
理由4、《史记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

这里的太史公是司马迁吗?司马迁的简历,是在其父亲死亡后3年才当了太史令,之前他就没搞过史籍工作。那么百年之间,史籍资料只能毕集于身为太史公的司马谈。父子相续是主谓短语做谓语,那么主语太史公有可能是指儿子吗?儿子作为主笔,能包含儿子吗?

为什么是纂其职,而不是篡其位?是一种谦虚的说法,能力不够,干着着胜任不了的工作。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0 04:11
理由5、《报任安书》开篇:“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现代人翻译成:“像牛马一样替人奔走的仆役太史公司马迁再拜。”我去,这不是很明显的语病吗?

自报家门,谦虚者先报贬称,“小子开发区某某”,骄横者先报美称,“齐天大圣孙悟空”,难道还可以这么自报家门:“齐天大圣小子孙悟空”?

为了掩盖一个不理解,费那么大的脑筋去附会,可真难为了他们。这句话应该这么翻译:太史公帐前劳工司马迁再拜后进言。

这样,在史记完稿期间,对他人的信件都自称太史公牛马走,史记中司马迁怎么敢僭越太史公的称号?

联系《自序》中,司马迁在他爹临死前的病榻前表现,“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可以说,史记完全是司马谈的作品,甚至连干线顺序都是司马谈准备好了,包括自序的主体。司马迁为什么还要写成自序呢?因为书名是《太史公书》,也就是说,司马迁的本意,这本书是要署名司马谈的。

为什么要写在后面呢?《自序》:“作七十列传”,不算《自序》就少一个,序是列传的别称,序有传承有序的意思,用另一个名字来表示家谱年表。本纪世家列传自序,都是一个意思,家谱年表大事记。把自己的列在最后,就完全符合常理了。如果写《太史公列传》,这不符合儒家外表谦虚的作风。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0 04:12
至此,是不是可以肯定,《史记》中太史公就是司马谈?还不行。因为,《自序》最后有句话:“太史公曰: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百三十篇。”

这句话,实在解释不了,因为百度说司马谈去世时还没有进入太初年间。也就是说,司马谈不知道太初这个年号。这虽然是个孤证,孤证不立,对于那么多的反证,这个孤证应该不会成为大碍,但是如果相信目前版本,就必须破了这个孤证,想要明确事实,就必须破了这个孤证。破不了,史记就不是信史,如果你迷信太史公,就成了道听途说。

猜想:
A、百度弄错了司马谈去世的时间
B、这句话是后人抄错了年号。
C、浅薄的史家狗尾续貂。
不管是哪个成立,都证明史记是不可靠的。如果你根本没提出疑问,百分百被洗脑。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死捧着道听途说,去证明别人错误,谁被洗脑,真的很难说。你还有胆量读书吗?开发区奇哥?

作者: 真海孙    时间: 2015-2-10 04:15
本帖最后由 真海孙 于 2015-2-10 04:17 编辑

1、司马迁在《史记》中的称呼。
2、太史公是西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官职名称。
司马迁继任父职为太史公,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集解如淳曰:“汉仪注太史公,武帝置,位在丞相上。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序事如古春秋。迁死后,宣帝以其官为令,行太史公文书而已。”卫宏的《汉旧仪》是专门记载西汉制度的著作,卫宏是东汉初期的著名学者,对西汉制度、礼仪有专门的研究,他的论述是准确的。他在《汉旧仪》中记载:太史公秩二千石,卒史皆秩二百石。太史公是崇天敬神的汉武帝特意设置的,正义虞喜志林云:“古者主天官者皆上公,自周至汉,其职转卑,然朝会坐位犹居公上。尊天之道,其官属仍以旧名尊而称也。”汉宣帝时期把太史公降为太史令,不再让司马迁子孙再世袭担任太史公职务,太史令的职权也大大削弱,仅仅行文书而已。
太史公的具体职权不仅有太史令的职责,还有选拔人才的职责。《汉书》记载: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又以六体试之,课最者以为**、御史、史书令史。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又称《太史公记》、《太史记》,至东汉末年才百称为《史记》。
在网上搜索出来的。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0 04:27
真海孙 发表于 2015-2-10 04:15
1、司马迁在《史记》中的称呼。
2、太史公是西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官职名称。
司马迁继任父职为太史公,写出 ...

辛苦了。
作者: 真海孙    时间: 2015-2-10 04:30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0 04:27
辛苦了。

不客气,互相帮助嘛。但未必正确啊。你自己再搜搜看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0 04:32
真海孙 发表于 2015-2-10 04:30
不客气,互相帮助嘛。但未必正确啊。你自己再搜搜看

好。你这是早起还是晚睡?
作者: 真海孙    时间: 2015-2-10 04:35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0 04:32
好。你这是早起还是晚睡?

起来的早,丑时起床打座练功。念咒语。多谢关心。在念《太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原文折叠编辑本段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 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

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此为总论)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

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以下是神或凡人一些约定熟成的思维方式: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从善思维方式和表现:

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

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

见人之得,如己之得。 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

遏恶扬善,推多取少。 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所谓善人,人皆敬之。 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

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

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从恶思维方式和表现:

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

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

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

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

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

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见善不为。

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圣贤,侵凌道德。射飞逐走,发蛰惊栖。

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

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

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

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

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

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

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

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

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

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埋蛊厌人,用药杀树。

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

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于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

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

贪冒于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

弃顺效逆,背亲向疏。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

施与后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

秽食餧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称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

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嗜酒悖乱,骨肉忿争。

男不忠良, 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妒忌。

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

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

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

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 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

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

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

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

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

所谓转祸为福也。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

胡不勉而行之。
意义折叠编辑本段
《太上感应篇》问世后,许多人只把它看作是劝善之书,强调它的社会功用,这是不全面的。《太上感应篇》重视行善去恶,目的在于求道,因而它首先是一部道书。这是我们需要指出的,否则就无法全面认识这部影响广泛的古籍。尽管如此,《太上感应篇》所竭力倡导的善行,竭力主张去除的恶行,诸如爱国爱民、敬长爱幼、慈心于物等等思想,都是中国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经《太上感应篇》的提倡,就更加深入人心,对规范世人的行为是大有帮助的,这正是它的意义所在。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0 04:42
真海孙 发表于 2015-2-10 04:35
起来的早,丑时起床打座练功。念咒语。多谢关心。在念《太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原文折叠编辑本段
...


不打扰您练功,我要去休息了。bye。
作者: 真海孙    时间: 2015-2-10 04:45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0 04:42
不打扰您练功,我要去休息了。bye。

不客气。
作者: 开发区奇哥    时间: 2015-2-10 08:04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0 04:01
开发区奇哥曰:太史公的笔没有偏袒任何一个人
可知,开发区奇哥一定知道太史公是谁了?


太史令和太史公都执丹青之笔的官职,但太史公是汉武刘彻时设立的,成就最大的太史公就是司马迁,所以一般说太史公是对他的尊称。不像有的人天生不知道尊重为何物。还有你对政治形态的看法我不予苟同,但没必要和你犟!张学良回忆录清楚的写下了重庆谈判某人提出的过分要求,几百万的军队向自己的同胞开火向抗日英雄开火,他如何下的了手,电影《太平轮》就是对内战的讽刺!为了洗脑,党政干涉教育直接把官场带进大学,毁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我们的大学何曾培养出诺贝尔奖?如果不是邓爷走资我们依旧大锅饭!多少人还认为我们是社会主义?试问社会主义生产资料会私有制吗?会有市场经济吗?拯救中国的无非是国父孙中山和邓爷,人民币该印他的头像吗?再看日本,日币头像不是天皇不是首相只是个对教育有贡献的人!毛粉何其脑残?
作者: 开发区奇哥    时间: 2015-2-10 08:11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0 04:06
理由:1、《史记 六国年表第三》开篇:“太史公读秦记,至犬戎败幽王... ...”
中间:“或曰「东方物所始 ...

死在毛手里的人都是以百万计的,内战,建国后失败的政策饿死的逼死的,错误发动援朝70多万将士长埋朝鲜半岛!值得庆幸的是那碗蛋炒饭,因为那碗蛋炒饭我们没有变成当下朝鲜!这样一个政治流氓有什么值得尊重的?
作者: 老太太阵亡    时间: 2015-2-10 08:35
开发区奇哥 发表于 2015-2-10 08:11
死在毛手里的人都是以百万计的,内战,建国后失败的政策饿死的逼死的,错误发动援朝70多万将士长埋朝鲜半 ...

奇哥好像懂历史啊,历史上都是成王败寇不是么,秦皇汉武不是也杀人么,用儒家洗脑,我上学的时候听老师提起过邓在的时候的什么xuechao,靠,还得重新编辑,给屏蔽了,大概知道这么个事,一直挺好奇的,能给我讲讲不,我就单纯的想知道这个事情的起因经过背景,网上找的也不全
作者: 爱,咋咋地。    时间: 2015-2-10 08:49
本帖最后由 爱,咋咋地。 于 2015-2-10 08:54 编辑

你能做到四两拨千斤吗?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0 09:12
爱,咋咋地。 发表于 2015-2-10 08:49
你能做到四两拨千斤吗?

用了个泰山,也没让他明白。没救了。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0 09:18
史记中的太史公是指谁?竟然是尊称。司马迁尊司马迁的称?我去,我去,我去去去。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0 09:35
老太太阵亡 发表于 2015-2-10 08:35
奇哥好像懂历史啊,历史上都是成王败寇不是么,秦皇汉武不是也杀人么,用儒家洗脑,我上学的时候听老师提 ...

不要纠结了,再纠结把帖子删了,你也不会得到答案。

我和你说说别的,骂骂儒家。题目就叫《历史是假账》
做假账的不是会计,而是所谓的正史家。
一个人在没有盖棺之前,根本就谈不上他的决策是正确还是错误。
这里还要注意一条:即便已经盖棺,想要得到客观的评价,也必须在相关利益人全部去世以后。
这也是为什么,国外事件解密往往需要很多年。
而中国的修史,却是后朝修前朝,既得利益者给既失利益者评价,怎么可能客观?

大唐给大隋写史,大清给大明写史,李世民给李建成写史实,等等等等写史,全是既得利益者给既失利益者评价,肯定作假。为了给评价造假,就要篡改事件。

认识历史事件,需要前人的传递。
前人每一步的传递都在造假,则整个历史都是一本假账。
账本中,如果真实的多,假的少,他人还可以通过对账挑出谬误,而当假的多真的少时,考证就失去了依据。
而自古以来的文人,都想佐王事,大多都在以史为鉴,也就是说,他们都在翻假账,同时又在做着假账。他们的行为,给人类带来的只有荒谬。不但无益于后人的认识,反而有害于后人的认识。
这叫吃人饭不干人事。

作者: 山城    时间: 2015-2-10 09:48
三十年的精神加物质洗脑,让丛林法则横行让抱团成为散沙。
某人的猫论已成功的把安全感变为了人人自危,一边谩骂各种不公,一边助长不公;一边声讨环境及生存恶化,一边参与加剧恶化。
所有社会问题都是个平衡问题。
一切调控跟丛林法则都是在走钢丝,过则亢龙有悔!绝对调控以牺牲少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及大部分人的过高欲望为主,平淡过后,既得利益会联手过高欲望反扑进入下一个轮回;丛林法则也不见得是强者恒强,人类历史,就是一个强弱互换轮回血淋淋的演义。
归根结底一个私欲横行的问题,一个几千年都未改变的问题人吃人,人役人而已,毛 泽  东想打破轮回,可大同社会的路过于漫长且荆棘密布,诱惑百出,带路人大智慧、大勇气、大毅力缺一不可,缺则重如轮回。。。。
欲,可有,可用,不可纵!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0 10:03
山城 发表于 2015-2-10 09:48
三十年的精神加物质洗脑,让丛林法则横行让抱团成为散沙。
某人的猫论已成功的把安全感变为了人人自危,一 ...


依赖于英雄,走向哪里未可知。
百姓如果不能弱化英雄在历史大潮里的作用,这样的百姓谁也救不了。因为英雄总要去世。反扑使英雄在做无用功。
人微言不轻,不因人废言,群体才有可能懂道理。懂道理的群体,才有可能做正确的事,才能长盛不衰。
人们不重视自己的微言微行,历史就不得不制造英雄,乱世出英雄啊。
作者: 山城    时间: 2015-2-10 10:17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环境使然
作者: 等爱的胖子    时间: 2015-2-10 10:26
太史慈?????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0 10:26
山城 发表于 2015-2-10 10:17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环境使然

他不是说:人 民 万 岁 吗?
这是道理呀,浅薄的人以为他是惺惺作态。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0 10:29
等爱的胖子 发表于 2015-2-10 10:26
太史慈?????

莱州人儿,给烟台增光。好,就选他当作者了。
作者: 山城    时间: 2015-2-10 10:35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0 10:26
他不是说:人 民 万 岁 吗?
这是道理呀,浅薄的人以为他是惺惺作态。

呵呵,可能有点误会我前一句的意思了。
他是古往今来第一个真正尊重劳动者的人!
有句话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0 10:45
山城 发表于 2015-2-10 10:35
呵呵,可能有点误会我前一句的意思了。
他是古往今来第一个真正尊重劳动者的人!
有句话叫欲加之罪何患 ...

没误会,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和人民万岁 是一个意思。正是看到你说的,才想起了他说的。

作者: 开发区奇哥    时间: 2015-2-10 10:49
老太太阵亡 发表于 2015-2-10 08:35
奇哥好像懂历史啊,历史上都是成王败寇不是么,秦皇汉武不是也杀人么,用儒家洗脑,我上学的时候听老师提 ...

那些大学生该死!都是被洗脑的人,顽固的反对走资!要是我会更歹毒!
作者: 爱,咋咋地。    时间: 2015-2-10 11:00
无药可救,,偏激加执拗。。。
作者: 大蒙古海军司令    时间: 2015-2-10 11:40
爱,咋咋地。 发表于 2015-2-10 11:00
无药可救,,偏激加执拗。。。

深得我心。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0 11:47
大蒙古海军司令 发表于 2015-2-10 11:40
深得我心。

呦,你来了,再说说,《史记》中的太史公是指谁?
作者: 大蒙古海军司令    时间: 2015-2-10 11:53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0 11:47
呦,你来了,再说说,《史记》中的太史公是指谁?

我昨晚已经说过了。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0 12:02
大蒙古海军司令 发表于 2015-2-10 11:53
我昨晚已经说过了。

怎么,对我提出的反证采取不解释,不同意的态度?
你没有能力提出疑问,没有能力鉴别真假,就无法知道什么时候是在被洗脑。读书就成了尽信书,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可是你葱白的亚圣说的,不是我说的。所以你以后不要读书了。
作者: 彼此相爱爱是忍    时间: 2015-2-10 12:15
就是书的作者
作者: 山城    时间: 2015-2-10 12:17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0 10:45
没误会,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和人民万岁 是一个意思。正是看到你说的,才想起了他说的。
[em86 ...

呵呵,。。。。。。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0 12:17
彼此相爱爱是忍 发表于 2015-2-10 12:15
就是书的作者

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朋友,小哪吒。
作者: 大蒙古海军司令    时间: 2015-2-10 12:21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0 12:02
怎么,对我提出的反证采取不解释,不同意的态度?
你没有能力提出疑问,没有能力鉴别真假,就无法知道什 ...

你看好了。

你的【理由1】认为史记中出现:或曰  又云  之类的话来质疑司马迁不是太史公。 我来告诉你。史记之前的史书有很多,如《**》《书经》《春秋》《左传》都记载了很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史记中很多地方需要从之前的史书中借鉴。一件史事在不同的史书中或许会有不同的记载。 因不能考究其真实性,所以会用这种方式记录。 换成现在的话来说  意思大致就是【有的人说当时的事情是这样的。有的人却说是这样的】 这中记述手法在史书中很常见。 理由1  就暴露了你的无知。

【理由2,想证明司马迁就是太史公,那么除非能证明本年表整卷内容都是太史公在曰。我不愿求甚解,也不敢相信,有人相信吗?那你就试图证明一下。】 仓颉造字。所以我才能在键盘上敲下这些文字。但为题是,我去哪儿找仓颉来证明文字是他创造的? 这是典型的抬杠。 毫无意义。

【理由3,司马迁怎么可以擅自拔高自己的官职?】《史记》本来没有书名,司马迁写完这部书事曾拿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后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著录这部书时,将书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久而久之,人们根据“太史公记”而省略成《史记》。
司马迁压根就没给书命名。你懂吗?!

哎呀我去,我真懒得一条一条的说下去了。 说了也没用,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你自娱自乐吧。
作者: 大蒙古海军司令    时间: 2015-2-10 12:28
开发区奇哥 发表于 2015-2-10 08:11
死在毛手里的人都是以百万计的,内战,建国后失败的政策饿死的逼死的,错误发动援朝70多万将士长埋朝鲜半 ...

**祭黄帝陵的祭文。也没见着文革时期拿出来批斗啊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0 12:32
本帖最后由 1044450758 于 2015-2-10 12:38 编辑
大蒙古海军司令 发表于 2015-2-10 12:21
你看好了。

你的【理由1】认为史记中出现:或曰  又云  之类的话来质疑司马迁不是太史公。 我 ...

总有话说。服了。

不要着急,要严谨。只要有一个理由没破,你就不能肯定地说“史记中的太史公是司马迁”。

我无知不要紧,关键是你得帮着你自己圆场。
同一篇中,开始用“太史公”结尾用“余”,这怎么解释。我根本就没谈他的记录方法。
为什么在乐书第二中,开始用“太史公”,结尾也用“太史公”,是司马迁不严谨,还是东方塑忘记改了?

司马迁根本就没给书命名?这可不能那么武断。《自序第七十》:“。。。,作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这里的“为太史公书”没有命名的嫌疑?
作者: 五毛    时间: 2015-2-10 12:58
开发区奇哥 发表于 2015-2-10 10:49
那些大学生该死!都是被洗脑的人,顽固的反对走资!要是我会更歹毒!

我真晕了。。。。。开始是反对guan 倒,发展到后来是要min  zhu 不要du cai 好吧。
作者: 大蒙古海军司令    时间: 2015-2-10 13:05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0 12:32
总有话说。服了。

不要着急,要严谨。只要有一个理由没破,你就不能肯定地说“史记中的太史公是司马迁 ...

答案在46楼。   走喽~~~~~~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0 13:08
大蒙古海军司令 发表于 2015-2-10 13:05
答案在46楼。   走喽~~~~~~

敲锣打鼓,欢送亲弟弟。
作者: 80485603    时间: 2015-2-11 08:26
进来品赏一下闪光的金子,温润的玉,坚硬的石头,总有受益。。。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1 09:04
80485603 发表于 2015-2-11 08:26
进来品赏一下闪光的金子,温润的玉,坚硬的石头,总有受益。。。

不好这么夸吧,大师。您把天下最美的词都用了,以后遇到更好的,再赏赐什么呢?届时如果不赏赐更好的词,可就显得您不公平了。
我这个帖子,就是来找人打仗的。结果还是谁也没服谁,那就散场。谢谢您的美意。
作者: 百变妖姬    时间: 2015-2-11 12:59
80485603 发表于 2015-2-11 08:26
进来品赏一下闪光的金子,温润的玉,坚硬的石头,总有受益。。。

金子,玉,石头分别代表不同的群体,他们之间相互碰撞受损最重的会是哪个?你觉得楼主这一群体会是什么材质:金子?玉?石头/
作者: 百变妖姬    时间: 2015-2-11 13:09
我就是说你人微言轻,爱咋地咋地。
敢说你不因人废事?只揪过不论功?比起他,他们,你的成就又在哪里?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1 13:23
百变妖姬 发表于 2015-2-11 13:09
我就是说你人微言轻,爱咋地咋地。
敢说你不因人废事?只揪过不论功?比起他,他们,你的成就又在哪 ...

为什么要论功?过揪完了,世界就太平了。
因人废事的证据在哪里?

我当然是人微,如果人微言轻一直有效,就是说人伟言重有效。那么就是少数人有效。将命运寄托于少数人,剧烈震荡,那不用忙活了,看看肥皂剧好了。
现在人微言轻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群一直处于人微言轻的状态。

如果我为了抵抗人微言轻,做出成就,然后人伟言重,依赖于言重改变人微言轻,你觉得不矛盾么?
用人微言轻的反面去纠正人微言轻,谁信啊。所以无从谈起我的成就。
作者: 百变妖姬    时间: 2015-2-11 13:32
因为是某人,你就是揪其错,避其功,你有一分为二的看待他吗?

比如前段某女受委屈上来伸冤,就因为之前做过错事,人们群起而攻之。就因为是她曾经的强势,就能因此而否认她也同样有遭受欺侮的时候吗?因此就判定这件事算她活该?罪有应得?

又譬如,算了,不评价事实了。有的时候,真理还的就未必在你想的群体里。得不到群体的认同,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用功。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1 13:36
人微言不轻和人伟言重的区别,就好比不记名投票与举手表决的区别。
言否该轻,不应该依赖于是谁说的,甚至为了防止人微言轻,有身份的人发言也不应该透露出身份。
作者: 百变妖姬    时间: 2015-2-11 13:47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1 13:36
人微言不轻和人伟言重的区别,就好比不记名投票与举手表决的区别。
言否该轻,不应该依赖于是谁说的,甚至 ...

别光低头走路,常抬头看太阳,阴沟里走路,走到头也是漆黑一片。

现在困了,一会还得包饺子,有空再赔你掐。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1 13:48
百变妖姬 发表于 2015-2-11 13:32
因为是某人,你就是揪其错,避其功,你有一分为二的看待他吗?

比如前段某女受委屈上来伸冤,就因为之前 ...

一头雾水。
还是一头雾水。
真理是辨明的。我们现在忌讳太多,只能打打擦边球。
如果人得到群体认同,做出来的功有可能是负功而不被群体察觉 。
可能是无用功,我也看出来了,就好像一灯大师会一阳指,他却点在了石头上,那么根本就不能封闭穴道,因为这个对象没有穴道。
知道了石头不同人性,为什么要做功呢?
但是不能说都是这样的,取样少了,得出的结论就不具有代表性。现在还在取样状态。所以即便最后被证明是无用功,现在却不能不做。
作者: 百变妖姬    时间: 2015-2-11 13:51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1 13:48
一头雾水。
还是一头雾水。
真理是辨明的。我们现在忌讳太多,只能打打擦边球。

固若金汤的体制下,面对众多坚硬的石头,来吧,小玉儿,,你的结局连史册都写不进,不是无用功是什么?

再议,再议,太困。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1 13:52
百变妖姬 发表于 2015-2-11 13:47
别光低头走路,常抬头看太阳,阴沟里走路,走到头也是漆黑一片。

现在困了,一会还得包饺子,有空再赔 ...

你这还是要拯救我啊。你这么善良,不害怕人善被人欺吗?
不要紧,漆黑一片,就享受夜的美。总不能画个太阳取暖。
休息去吧。
等你掐架。

作者: --妍    时间: 2015-2-11 14:02
汉朝的儒家 和现在理解的儒家是不一样的 当时算是儒家刚刚抬头 还是外儒内法兼道。况且司马迁本身性格其实是比较率真的 我感觉他比较偏道家一些。。 不算是什么大儒,你看看他对荆轲 项羽 等人的大加赞赏,怎么是大儒呢。 以现在理解的儒家他不会把当朝皇帝写成那么个样子。
作者: --妍    时间: 2015-2-11 14:02
所以自己喊自己太史公也正常啊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1 14:23
众芳摇落独暄妍 发表于 2015-2-11 14:02
汉朝的儒家 和现在理解的儒家是不一样的 当时算是儒家刚刚抬头 还是外儒内法兼道。况且司马迁本身性格其实 ...

报任安书,我简单的看了几眼。没理解透,就是感觉挺凄壮,是个男儿。 值得尊重。
但是不能因为他的人格,而忽视了他的罪过。如果史记中不是那么多篇幅为儒家立传,后世是否能好点呢?
这就好像干活的人有过,不干活的人无过一样,有点矛盾。
如果没有儒家,中国人是否一定会更好,懦弱的人是否会把其他家当成替罪羊,也未可知。
独尊儒术,啮合了汉人的拐点,这一点不得不让儒家来背负。
司马迁如果不作史记,孔子如果不拾掇那些被抛弃了的礼,汉人不会被阉割,这是懦弱之源。
当年的儒家,不是完全都是罪过,他们只不过擅自操刀,努力错了方向,导致野性被阉割,气节却没有普遍建立,民族就遭殃了。
陆秀夫敢跳海,不是没有气节,他也是牺牲品。有气节的文人无视儒家阉割民间野性,不能铲除文化中的毒瘤,却捧出了一个朱熹,这不能不说智昏。
作者: --妍    时间: 2015-2-11 14:29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1 14:23
报任安书,我简单的看了几眼。没理解透,就是感觉挺凄壮,是个男儿。 值得尊重。
但是不能因为他的人格 ...

其实我比较希望人 能更礼一些 更率真一些。 就是所谓的儒和道吧。

那种弱肉强食 你追我赶 我觉得不会让人有内心中真正的幸福和平静。 当然这个社会需要一部分人更具有攻击性侵略性 这样大家才会安全 。

想不通啦 一想就闷的慌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1 14:30
众芳摇落独暄妍 发表于 2015-2-11 14:02
所以自己喊自己太史公也正常啊

这我认为,99%不会。
给报任安书中,司马迁用“太史公牛马走”来修饰自己,怎么可能在史书中自称太史公?

自序中“谈为太史公”,整本书中,我再也没看见说“某某为太史公”字样。当然,我是走马观花,有兴趣可以反证。
这就很好理解了,前面129卷一直提太史公太史公,最后在自序中交代谁是太史公,这是多么合理的一种行文格式。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1 14:34
众芳摇落独暄妍 发表于 2015-2-11 14:29
其实我比较希望人 能更礼一些 更率真一些。 就是所谓的儒和道吧。

那种弱肉强食 你追我赶 我觉得不会 ...

礼正好和率真相抵触。

形式上的礼,能给你平静,不能给你幸福。不争不吵冷战3月,床头打架床尾和,哪种更平静,更接近礼?接近礼的是冷战,反而不幸福。
作者: --妍    时间: 2015-2-11 14:36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1 14:30
这我认为,99%不会。
给报任安书中,司马迁用“太史公牛马走”来修饰自己,怎么可能在史书中自称太史公 ...

我感觉就是这么一种文体。

并且我自己经常说 我这个大美女 怎样怎样。 太史公可能和我一样的想法吧。

作为比较自恋的我 是能理解啦。 哈哈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1 14:39
众芳摇落独暄妍 发表于 2015-2-11 14:36
我感觉就是这么一种文体。

并且我自己经常说 我这个大美女 怎样怎样。 太史公可能和我一样的想 ...

你喜欢在人多的大广场大礼堂自称大美女,还是喜欢在朋友圈小场合自称大美女?
作者: yhtbfbod    时间: 2015-2-11 14:39
会偷牌的司马
作者: --妍    时间: 2015-2-11 14:39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1 14:34
礼正好和率真相抵触。

形式上的礼,能给你平静,不能给你幸福。不争不吵冷战3月,床头打架床尾和,哪 ...

我是人与人 之间的互相尊重  尊重他人的不同 他人的梦想

不是说礼貌性的距离
作者: --妍    时间: 2015-2-11 14:40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1 14:39
你喜欢在人多的大广场大礼堂自称大美女,还是喜欢在朋友圈小场合自称大美女?

我没见过大场面,只能和老公说。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1 14:46
众芳摇落独暄妍 发表于 2015-2-11 14:40
我没见过大场面,只能和老公说。

还是啊,你在商场里和朋友在一起,恐怕也不会愿意自称大美女。

那么司马迁给朋友的信,没自称太史公,而是自称太史公牛马走。怎么会在史记这种很多人都能看到的书中自称太史公呢?
作者: --妍    时间: 2015-2-11 14:50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1 14:46
还是啊,你在商场里和朋友在一起,恐怕也不会愿意自称大美女。

那么司马迁给朋友的信,没自称太史公, ...

好吧 你这么认真 我就严肃些。

我觉得一种可能就是当时的这样的一个文体,一种格式。

还有就是一些总结性的论述 一般由他爸爸来做的 说的是他爸。

无论怎样 我都不觉得司马迁算儒家。 我心里更希望 也感觉他道家的性格更多些。


作者: --妍    时间: 2015-2-11 14:52
那么率真 生动 活泼的人不会是儒家。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1 14:56
众芳摇落独暄妍 发表于 2015-2-11 14:50
好吧 你这么认真 我就严肃些。

我觉得一种可能就是当时的这样的一个文体,一种格式。

道家一般都避世,老子跑了,庄子在梦蝶。
司马迁一步一个脚印的整理别人写的掺了假的史书。任劳任怨,更像墨家。
值得尊重,虽然好心办坏事。
好心办坏事,不值得效法。却正好被后世法来法去。
作者: --妍    时间: 2015-2-11 15:04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1 14:56
道家一般都避世,老子跑了,庄子在梦蝶。
司马迁一步一个脚印的整理别人写的掺了假的史书。任劳任怨,更 ...

一般都避世 但是也有二般的,何况他即使是偏道家 应该也不是纯道家。毕竟真正的大儒 大道有几个?也就是庄子 老子能到那境界。。  其中偏道家的部分魏晋名士 是我最喜欢的,因为他们在不断摆脱尘世的时候 还有那么多的喜怒哀乐,感觉有点人味。 总感觉庄子 老子 已经没了人味 成仙了。

感觉史记 不算是好心办坏事。我看是看无韵离骚那个方向的文学感。
他对历史的影响,是大是小 是好 是坏 是看后人怎么利用 怎么解读了。时间长了恐怕和史记本身没太大关系了。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1 15:09
众芳摇落独暄妍 发表于 2015-2-11 15:04
一般都避世 但是也有二般的,何况他即使是偏道家 应该也不是纯道家。毕竟真正的大儒 大道有几个?也就是 ...

这我得批你,追求奢靡之风。
魏晋清谈是出了名的。门第森严是出了名的。
文字是为了交流,不是为了玩的。魏晋开始,文人玩文字。带来的是接近灭族式的灾难。
这就好像,人们为了贪口感,拼上命去吃河豚。
作者: --妍    时间: 2015-2-11 15:17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1 15:09
这我得批你,追求奢靡之风。
魏晋清谈是出了名的。门第森严是出了名的。
文字是为了交流,不是为了玩的 ...

我喜欢的是他们 崇尚自然 率性而为的那股劲。 还有就是对生死的无所畏惧,对人生意义的无所畏惧。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1 15:29
众芳摇落独暄妍 发表于 2015-2-11 15:17
我喜欢的是他们 崇尚自然 率性而为的那股劲。 还有就是对生死的无所畏惧,对人生意义的无所畏惧。

你是说我误会你了。没有。
无韵之离骚,这个说法,着重点在离骚,就说明文人在玩文字。
如果说离骚式春秋,着重点在历史,其离骚性是调味品。

当然,妖姬说我只会揪过,不会论功,为了表示他的错误,我要论功了。
“我喜欢的是他们 崇尚自然 率性而为的那股劲。 还有就是对生死的无所畏惧,对人生意义的无所畏惧。”
真乃女中丈夫也。
作者: --妍    时间: 2015-2-11 15:35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1 15:29
你是说我误会你了。没有。
无韵之离骚,这个说法,着重点在离骚,就说明文人在玩文字。
如果说离骚式春 ...


你何止误会我一点点。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1 15:38
众芳摇落独暄妍 发表于 2015-2-11 15:35
你何止误会我一点点。

这是泪呀,还是汗哪?我这人吃软不吃硬,你可别吓唬我。
作者: --妍    时间: 2015-2-11 15:40
也怪我表达不全面 或者我们接触的面不一样。

毕竟大历史这么大 我只是截取那么一星半点去了解 眼界有限


作者: --妍    时间: 2015-2-11 15:42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1 15:38
这是泪呀,还是汗哪?我这人吃软不吃硬,你可别吓唬我。

是泪啦    泪比较软比起汗来也干净点。 不仅可以吃 还可以喝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1 15:46
众芳摇落独暄妍 发表于 2015-2-11 15:40
也怪我表达不全面 或者我们接触的面不一样。

毕竟大历史这么大 我只是截取那么一星半点去了解 眼界有限 ...

你属于阳光性的。喜欢褒扬。
我属于阴暗性的。喜欢找茬。

农夫到田里除草,除错了,损失几棵粮食,不能犯大错误
到田里去施肥,施错了,损失一年的收成。所以不得不慎。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1 15:49
众芳摇落独暄妍 发表于 2015-2-11 15:42
是泪啦    泪比较软比起汗来也干净点。 不仅可以吃 还可以喝

可以吃吗还可以喝?那赶紧找个盆接着呀。
作者: --妍    时间: 2015-2-11 15:51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1 15:46
你属于阳光性的。喜欢褒扬。
我属于阴暗性的。喜欢找茬。

我也是阴暗型的 只是努力克制自己的阴暗 尽量的阳光点 或者装得阳光点。

不过历史本身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必太较真了。 有些时候 对于史实就当作 故事会 和 娱乐八卦来看 对于史料 就当流行歌来听。 换种心态 会得到很多乐趣。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1 15:52
众芳摇落独暄妍 发表于 2015-2-11 15:51
我也是阴暗型的 只是努力克制自己的阴暗 尽量的阳光点 或者装得阳光点。

不过历史本身就是个任人打扮 ...


作者: --妍    时间: 2015-2-11 15:54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1 15:52

和平年代 咱们也不救国救民的  就算是救也用不着你我犬儒就犬儒吧。
relax

作者: 1044450758    时间: 2015-2-11 16:02
众芳摇落独暄妍 发表于 2015-2-11 15:54
和平年代 咱们也不救国救民的  就算是救也用不着你我犬儒就犬儒吧。
relax

relax是女人的活。
男人的活是承担。
老人的活是上山。
作者: --妍    时间: 2015-2-11 16:09
1044450758 发表于 2015-2-11 16:02
relax是女人的活。
男人的活是承担。
老人的活是上山。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www.yt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