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标题: 唯有牡丹真国色 [打印本页]

作者: 二分地葫芦    时间: 2014-12-30 15:35
标题: 唯有牡丹真国色
                          

《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
  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干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荷花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
  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荷花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拟人:"妖无格"与"净少情"
  比喻:"真国色"
  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这首诗运用了以下艺术手法
  (1)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处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2)比喻,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能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 福禄堂    时间: 2015-1-3 17:32
高手
作者: 二分地葫芦    时间: 2015-1-4 07:08
福禄堂 发表于 2015-1-3 17:32
高手

多谢兄弟鼓励,您也不是善茬儿啊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www.yt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