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小蘑菇 发表于 2016-11-15 10:53

太懂事是一种病


文/阿童木
一个很神奇的发现,在我们身边,活得最累、压力最大、情绪最焦虑、对于未来最迷茫的一类人,往往是那种家庭条件不好或一般,读书时成绩中等或偏上,工作勤勤恳恳无过也无大功的人。如果非得用一个标签来概括这类人群的特征,我想,应该是“懂事”。
因为懂事,所以从小不爱哭也不爱闹,知道家庭条件一般,从来不向爸妈提任何听起来过分的要求,哪怕是一个心心念很久的像隔壁邻居家孩子一样的每天上学途中都会经过的那家玩具店在卖的洋娃娃。
因为懂事,所以读书一直很努力,虽然并不是天资过人,但是成绩仍然可以稳定在班级中等偏上,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没有什么轰轰烈烈光宗耀祖的事迹,但是一路走来也是顺风顺水平步青云没有让爸妈担心。
因为懂事,所以早早就出来实习养活自己,一毕业就选择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按时上班,按时下班,按老板或者上司要求完成每一份工作,小心翼翼地处理好各种职场关系,是同事眼中的老好人,是领导眼中的好员工。
一切听起来都挺好,只是他们过得不太好,一点也不快乐。
因为太懂事,所以为了成人世界的道理权衡利弊而牺牲了自己在那个年龄段放肆、任性的权利。小时候想要的玩具,长大后得到又有什么意义。因为不敢要,所以久而久之就会在心里产生一种潜意识,我不配。等到渐渐长大,就会发现自己慢慢产生了严重的“低自尊”和“爱自卑”心理,慢慢变成圈子里最不擅长为自己争取利益的那一个。
因为太懂事,所以读书成了学生时代一等一甚至是唯一的大事。没有在青涩的岁月里疯狂爱过哪个人,没有在年少轻狂的日子里放肆做过哪些事,没有在哪一个兴趣爱好领域投入过巨大的精力。因为这些,都是父母眼中的不务正业。除了读书学习,好像一无所有。所以长大后不知道自己喜欢哪一类型的人,不知道自己该就读哪一方面的专业,不知道自己该从事哪一领域的工作。
因为太懂事,所以不会争取不懂拒绝也不敢创新因为怕出错,小小年纪就成了职场老好人老黄牛老古董。犯错,是积极主动者的特权。而拒绝犯错,也容易沉溺在自己的的舒适区成为一个消极的平庸者。 三五年过去,身边的朋友升职的升职加薪的加薪跳槽的跳槽创业的创业,只有自己还在原地打转,周而复始的重复着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却没有创造任何突破性的价值,领导评语永远是,无功也无过。
但是回过头看看那年当年爸妈老师眼中的熊孩子,却发现他们比自己活得要好要快乐。
你发现那些会哭的孩子真的有奶吃,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爱情,他们永远都用最积极的态度去争取,大大方方理直气壮勇往直前,不逃避不躲避不畏惧,而自己,面对最想要的东西反而心生胆怯,不敢争不敢抢不敢输,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眼睁睁看着他们从自己眼前抢走。
你发现那些把学习的时间浪费在不务正业的课外活动上的人,虽然成绩不好但早早就认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们有的画漫画年入几十万上百万,有的混乐队跑演出每天过得充实而快乐,有的索性辞职一边旅行一边写作都已经出书。 而你,只有在当面对重复冗长而枯燥的工作时,会偶尔想起当年最喜欢的画笔和唱片都已经在家里某个角落上积满厚厚的尘土。曾经信誓旦旦的梦想,如今无限悲凉。
今天,后台有一个叫月神的粉丝问,到底家人的择偶标准重要还是自己的择偶标准和感觉重要?到底是要听爸妈的话做一个懂事而孝顺的孩子还是遵循自己内心坚强硬撑下去?
我的答案是,懂事了那么久,也该放肆一次了。太懂事,其实是一种病,一种容易丧失“我”的心病。你已经按照父母的标准,去学习去成长去生活去工作,那现在既然已经长大成人,就有理由为了自己“自私”一次,为“我”而活。因为生活毕竟还是得自己过,父母并不能陪伴你一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懂事是一种病